資策會是什麼?
資策會的全名是「資訊工業策進會」,是一個1979年就成立的政府智庫,對當時的產業發展有蠻大的貢獻,所以比起同齡的大學生,這個組織在父母那輩有更高的知名度!
資策會早期聚焦於「資通訊」產業,也會開設一些教民眾使用電腦的課程;但現在的資策會的研究領域納入了許多「數位轉型」相關的議題,像是智慧住宅、金融科技等,範疇非常廣。
雖然我在資策會每週工作兩天、持續了一年,但因為不會接觸到其他部門,所以對整體組織的了解有限,僅擷取一些官網的訊息供大家參考:)
資策會宗旨和定位
資策會組織圖
主要工作內容
作為實習生,會有一位對應的資深研究員委派每週的工作項目,工作的進度也僅需向此研究員匯報,不太會有和其他部門交流的場合
而資策會作為政府的智庫,負責研究的項目種類非常多元(如上圖),我自己待的組別是負責前瞻科技,所以許多都是尚未落地的項目,大多數研究的科技為2025–2035間之預期應用
因此,我的工作項目大部分來自兩種來源:一是政府已確立預算款項而要求研究的領域、第二種則是資策會較主動提報給政府的重要科技方向✨
以下則是實習生較常負責的工作項目:
1.前瞻科技新聞匯報
在每個專案的執行過程中,都有蠻多時間會花在蒐集國內外科技新聞/世界大廠科技研發進度/主要國家相關政策。每天整理、分類完後需要向研究員匯報當日重點,研究員則會依循近期會議主軸(研究員經常參與各種會議,會議結束後或多或少的就其結論引導實習生蒐集資料的方向)、研究框架(實習生的蒐集方向有沒有缺漏/偏重)、技術細節提問,一方面讓研究員快速更新科技動態,另一方面則協助實習生抓住專案的廣度與深度。
2.科普文章撰寫
對應蒐集的科技新聞,實習生大約每三~四週會需要撰寫一篇2000字左右的科普文章/新聞。文章類型蠻多元的,例如:國際大廠動態、技術解析、各國政策重點等都有可能自成一篇文章。
3.專案報告撰寫
對應政府已撥款的大型專案,研究員需要呈報較具規模的執行成果報告書(一本、頁數依專案不等),當中的項目涵蓋極廣,基本包含:國際/內產業發展狀況(重要廠商、應用實例、市場調查等)、國際/內政策重點、未來產業趨勢預估(需求、痛點)、產學研建議。實習生則依研究員的指示協助蒐集資料、會議記錄、撰寫報告等事項。
4.簡報製作
研究員經常參與各方的研討會,獲得新科技資訊後則需要對內(其他研究員)、對外(政府)匯報。[這部分為研究員的工作範疇,我並沒有非常清楚,若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包涵]
而實習生需要協助製作簡報,蠻大部分時間會花費在製作各式圖表,如各國產值圖、中文版技術解析圖等。
Key Takeaway
1.快速入手陌生領域知識>>科技
作為商學院的學生,經常會碰到需要研究一家公司的時候,大部分的人應該會從Google新聞著手,進一步則往公司官網、法說會簡報、企業財報等官方資訊蒐集。
但在進資策會之前,我個人幾乎沒有研究一項科技的經驗,而我在實習結束後,大概歸納出一個屬於我自己的研究方法(對正職研究員來說一定還很粗糙,但如果閱讀到這裡的人們不妨參考看看!)
試想看看,如果現在要你研究加密貨幣、並向任何人匯報 30分鐘,你會報告哪些內容、又會從哪裡著手呢?
我自己認為的幾大研究方向是:技術要點、主要廠商、應用現狀(案例+產值)、大國政策,其餘則依研究目的/匯報對象可以加以調整,e.g.供應鏈、台灣市場機會等。
如果可以找到專家的簡報檔案,那一定可以大大加快理解的速度,也會比較知道有哪些該注意的重點!但我們先預設找不到、也不知道從哪裡切入。
首先,在碰到一個難懂的新科技時,我會先讓自己放輕鬆,隨意Google三種不同但我已知的關鍵字,看個十篇左右的新聞/文章,甚至是影片!一方面可以激起自己的興趣,另一方面則大致了解自己對這個科技的陌生程度(可能你其實已經有一點了解!)
接著,就要激勵自己往最難的一關>>技術領域。科技背後的技術是一般人較難釐清的,我會建議先從單一、具可信度的新聞網站(科技專門的新聞網可能更適當)(直接從Google搜尋蠻容易一直看到重複的資訊),依關鍵字、時序排列出近幾年的新聞,抓出技術性文章(e.g.加密貨幣是什麼? 加密貨幣可以確保交易安全嗎?)、常提到的廠商。再進一步搜尋這些文章中你不理解的技術用語(e.g.區塊鏈/公私鑰/去中心化),或是到主要廠商的官網參閱技術文章(你會發現大部分官網技術文章都超級多、豐富,只是平常真的不會主動去搜尋)。
做完這個步驟之後,不妨回顧近期的新聞,尤其可以關注「xxx公司突破了xxx,達成了xxx里程碑」這類型的文章,測試看看自己是否可以看懂整篇;也可以查詢技術相關圖片,e.g. Google搜尋「區塊鏈技術」,確認自己是否能了解圖片意義。
如果到了這個時候,發現自己還是有很多的疑問,我建議可以依照你目前已經掌握的關鍵字,找一些影片來看,畢竟純文字真的蠻難理解科技!但許多科技領域會有年度論壇/講座,也會有Youtuber、學者製作相關知識影片,主要廠商也或多或少會推出影片進行技術概念講解!
在這幾個步驟中,可以嘗試記下常出現的撰文學者、常被提及的廠商,之後再看到、搜尋的時候就可以多加注意🙂
接著,不妨開始搜尋這個科技的當前應用,這部分大家應該比較常進行操作、新聞也會有非常多資料,我就不贅述,但建議大家可以在瀏覽時多注意「未來可能性」、「爭議/限制」、「市場接受度」,畢竟在研究一項科技時,時間軸是不可忽視的,包含怎麼開始、何時成熟/取代現有科技、市場應用程度。而多加關注這三種方向,也可以幫助你掌握這項科技的討論風向,進而對新聞產生更敏銳的眼光,e.g.加密貨幣股價狂飆,但其可能使地下交易、洗錢行為更猖狂>>未來加密貨幣的市場可能更受到政府監管。
最後,許多科技都仰賴政府的資金、法規支持,若資金被抽離、法規限制被加強,將大幅度地影響一項科技的發展,大家若想要全面理解一項科技,可以多加關注美國、中國以及此科技的主要落地應用市場之相關法規!
每取得一份資料,可以創建一個檔案,歸納這個資料的屬性 e.g.技術/應用/政策,這也可以協助你自行檢視:是否有哪個面向仍有缺漏、資料量特別少;哪些屬性你已經可以抓出主軸和要點,便可以有效地掌握自己對此科技的了解程度。
2. 提升科普文章/報告撰寫邏輯
在資策會的日子裡,發現「撰寫評論/新聞/報告」最需重視的是文章邏輯,文筆和措辭只是協助整篇文章更增色而已,所以即使是平時自認文筆不夠好的人,仍然可以訓練自己撰寫流暢、知識量高的文章。
首先,確定讀者身分為首要任務,一般民眾/政府/學者等對知識的需求程度與範疇皆不等,確認讀者需求後再下筆,可以釐清自己將著重的要點,將你已經理解的科技知識去蕪存菁,留下需要被閱讀的部分。
接著,將這篇文章的主要訊息寫成標題並確認「形式」,擬定小節時便可以不斷回顧自己訂下的標題,確定自己沒有偏離/超出主題。
- 形式
以我自己的撰寫經歷為例,如果我要寫的是「短評」,這篇文章就會主要著重在市場對此項技術不同的觀點,包含看衰的原因、期待的未來發展;如果我要寫的是「產業盤點」,便會著重在目前市場上的主要廠商,可能由技術類型來區分、也有可能依國家或企業成熟度來分段。
最後是結論!但到現在我仍然覺得是最為困難的部分,以我目前的經驗還不足以與大家分享該怎麼做出一個好的結論
覺得能分享的重點只有:如果你寫到該下筆結論時,心裡卻沒有任何「我想告訴你…」的念頭的話,很可能是自己的眼界、研究都還不夠深刻,或許應該再多讀一些專家的評論、蒐集各類型的資料再行做結。
推薦程度
個人蠻推薦「尚未確定未來方向」、「大二/三暑假找第一份實習」、「大四課餘時間多」的學生丟履歷!但如果已經很確定未來想要進的產業/希望工作上能經常與人互動/不喜歡研究性質的工作,這些人可以直接跳過,不用太考慮這個職缺喔
以下我會詳細說明推薦的原因,但大部分來自個人經驗,無法保證每年/組的狀況會相同喔🧐
1.職缺類別/領域多、不定期開缺、面試流程快速
資策會的正職研究員可以申請一名分析助理(實習生)協助處理工作事項(一名分析助理不能工作超過一年),所以職缺釋出的日程不固定,大多研究員都會在助理離職前兩個月左右開始找新的助理銜接,尤其7–8月的暑假期間,一定都會有人力需求。
也因為資策會的研究領域廣,104上的職缺類別蠻多樣的,像我正在打文章的現在104上就有電子商務、智慧運輸、軟體應用等類別可以投遞。
我自己當時是在6月上旬投履歷,兩天內就收到面試通知。當週五上午約兩小時的面試(製作兩頁簡單簡報)後,下午就拿到工作offer,流程真的非常快!!(也有聽到一些同事大概是一週收到offer)。
2.工作時間、地點彈性大
因為碰到Covid疫情,大約有3/4的日子都是遠距作業;且每週工時從2–5天不等,蠻有討論空間,也可以因為開學、考試等等自行與直屬研究員協調工作時數。
3.領域跨度大
在應徵的時候,職缺只會大概說明研究領域,在面試的時候可以跟研究員double check往後可能會執行到的專案,在我的一年實習期間,前後大概碰了六、七類領域(金融、電腦、住宅、貿易戰等等)。
因為主要的工作需要製作簡報、撰寫文章,被分派到工作後,研究員都會給你蠻充裕的時間去理解,我自己覺得可以看到很多平常不會碰到的科技動態,如果研究員有空的話,你也可以跟他討論你的疑問/確認邏輯!
4.資源:每日新聞整理、產業會議、電子報
資策會每天都會有人負責整理重要新聞,還有一些各個組別撰寫的產業報告(但不是全部都有權限可以看),這部分就是上班前可以看一下,不用大海撈針找新聞:)
另外是研究員會有常常都會有需要開會的時候,也會有比較大型的產官學研綜合會議,如果幸運的話你就有機會參與這些會議,邊做會議記錄邊聽到最新的產業動態!但因為疫情關係,我自己只參與過一場,但可以聽到各方的觀點覺得是很難得的機會🙂如果沒辦法跟著參加會議,研究員有時候也會拍下當天的簡報內容,可以獲得業界最新的技術報告!
最後是因應研究助理的工作需求,所以資策會會補助員工使用一些新聞網站或是工作應用軟體,我當時是有拿到Digitimes、The Wall Street Journal,尤其Digitimes的執筆人很多都很有內涵,把產業知識說明的非常清楚!
資策會的實習Loading不算太重、並沒有mentor制度,但個人覺得有蠻多吸收新知的機會(深度和廣度決定在自己的努力和一些參與會議/討論的運氣),在文字表達力、陌生議題的理解力都有蠻大量的訓練,也能釐清自己是否想往這個產業領域發展/是否適合研究性質的工作,並且沒有太高的門檻限制,如果在找實習的路上有點迷茫/受挫,個人覺得可以嘗試看看。
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,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學到有趣的新事物!
我是科管七矮人老三Doc,下台一鞠躬!